上外新闻> 特稿>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⑪

【系列专题】 2024-11-08 作者 / 张缅、徐丽云、章远 来源 / 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海外合作学院、后勤工作管理处、中东研究所

语言切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即日起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专栏,陆续推出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工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以改革为动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

培训部、集训部和海外合作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也为高校基层工作指明了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出国人员培训部、海外合作学院在校党委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学校以“跨、通、融”为核心的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聚焦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增强“海培”非学历教育品牌和形象建设。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突出一个“实”字,将学习教育向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师生延伸。以“三个结合”机制把学习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引领师生成长相结合、把党内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坚定信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和意识,提升全局观念。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政治站位高度。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突出一个“实”字,将学习教育向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师生延伸。以“三个结合”机制把学习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引领师生成长相结合、把党内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坚定信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和意识,提升全局观念。

二是坚持铸魂固本,增强立德树人温度。以学习为引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以育人为导向,分类推进师生思政工作。通过思政讲评、思政实践、思政研讨与思政总结四位一体机制,将思想引领、专业教育、红色实践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让思想引领立起来、专业铸魂融进去、实践育人走出去,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出国留学新生力量。

三是坚持融合创新,充盈事业发展厚度。党总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促进党建活动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改革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深度融合,明确自身定位扎实推进新形势下部门内涵式发展。以党建引领促进党务业务融通递进,政治高度解读与落实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责任与使命。以改革、创新、稳定的平衡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

出国人员培训部、海外合作学院党总支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心,面向国家和地区战略的需求、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师生健康成长的诉求统筹推进部门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多元化、个性化的外语培训的优势特色,充分激发师生深化非学历教育改革的活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入融合的方式方法,以高量党建推进部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

答好高校后勤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问卷

后勤党委书记、后勤工作管理处处长 徐丽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高校后勤何为?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和人民属性,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以改革创新推进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才能全力答好高校后勤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问卷。

一是要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要旗帜鲜明体现政治属性和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我们的下一代除了知识学习,还要做到全面发展。知识学习是“术”,全面发展才是“道”。高校后勤工作,既是管理工作,也是服务工作,本质上是育人工作。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推动高校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挖后勤育人工作内涵,丰富后勤育人工作资源,努力做到保障讲规程、服务有温度、育人细无声。在“有志向、爱劳动、懂感恩、敢奋斗”这四个国之栋梁的关键词中,高校后勤工作大有可为。

二是要处理好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人民属性,突出表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推动高校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还要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及时破解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要守住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工作底线,擦亮廉洁底色,激发担当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规范管理还须与激发参与主体活力同步进行,努力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答好教育强国的问卷,高校后勤工作还要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业务、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的方法和路径。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上外后勤党委推出“啄木鸟”行动计划,聚焦上外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后勤党员深入业务一线解决后勤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入食品安全一线开展监督管理,深入防汛防台一线开展工作。下一步后勤党委将在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方面开展更多探索,引领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中东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章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部署,不仅指出当前和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还明确了科研工作者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思想引导、知行相长、交叉融合。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同时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严谨科学的研究、探索和解答,建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增强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全会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聚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是在国际交往中坚持文化自主性的关键。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主动宣传中国奉行的和平发展理念,有助于形成与海外民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新时代的中国学者们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兼具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怀,这是我们的研究优势,是学术自信的来源。面对中东地区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我们要从建设践行三大全球倡议、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交流合作等战略目标出发,兼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中国智慧来阐释分析和平衡解决复杂的中东问题,彰显大国学者气象。

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全会强调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特别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中国的中东研究为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中国中东研究,意味着敢于和善于突破海外中东研究既有的传统框架,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新研究方法和视角,形成完善的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决策咨询体系。

全会强调了总结和运用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在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东研究学者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采集数据,深耕田野调查,比较分析案例间差异,重视研究成果转化,建构研究中东的中国学术话语系统。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中东研究所正在全力发挥研究特色,丰富机制化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深化有中国风范和中国特色的中国中东学建设,继续在中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关阅读: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①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②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③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④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⑤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⑥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⑦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⑧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⑨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⑩

 

 

初审 / 李磊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