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特稿>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⑦

【系列专题】 2024-10-11 作者 / 孙子东、张绍铎、施箐 来源 /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切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即日起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专栏,陆续推出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工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深刻领会全会精神 坚决推进改革创新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党委书记 孙子东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深入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一、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着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一是要深刻认识《决定》的时代背景,提高政治站位。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期,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是要严格遵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六个坚持”是一个辩证统一、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应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二、积极贯彻《决定》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守正创新,务求实效

一是要坚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教育综合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应着力完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聚焦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不断提升教育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更高质量的教育贡献。

二是要坚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系统推进高校分类改革和高质量特色发展。能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衡量高校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我们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办学治校各方面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三是要坚持立足研究院发展定位,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院党委积极探索“兼合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目标定位,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坚持跨通融促进内外资源整合与人员协同,为区域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我们将聚焦破除制约长远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深化治理体系改革,努力构建更好地服务全面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卓越区域国别研究能力、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国际化拔尖人才。

 

以实践助力文科育人 以全会精神引领实践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张绍铎

实践是文科育人的必要环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实践”一词共出现七次,其中两次与高等教育中的青年人才培养相关:一是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指出“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一是强调“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一般认为,与实践性强的专业相比,文科生培养过程以相对传统的课堂教育为主。在我看来,文科生的实践首先就在课堂上。立足于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而在课堂上发表见解乃至展开讨论、演讲,就是最基础的实践。进而言之,能把思考的成果落在纸面上,也是一项实践。即,能说会写是文科生基本功力的体现,也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才能有效提高。各类演讲、辩论、写作、模拟场景的比赛,都是这类实践的升级版。当然,在信息化时代文科生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处理数据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决定》“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中对文科的要求,即新文科的指向所在。

课堂外的实践是最好的国情教育,也是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的最佳场合。学校、上海市乃至全国各级各类社会实践竞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包括经济体制、人民民主、文化强国、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等方面,仅仅通过对《决定》文本的学习或讲解,对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通过社会实践竞赛,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初步发现问题,在文献梳理中去芜存菁凝练问题,通过观察、参与、访谈、问卷、统计等各类方法展开调研,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形成调研报告。在此过程中,他们在学校里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而形成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与提升。与课堂教学相比,社会实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缺乏社会实践与学术积累的同学们往往会对调研选题迷茫。其实,《决定》就是最好的选题指南。比如,“乡村振兴”是很多社会实践比赛中常见的栏目。《决定》中就谈到了土地权属改革、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农业社会化、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投入、食物供给体系、乡村新产业、农业保险、防止返贫、“千万工程”、农产品价格稳定等很多需要深化改革的具体领域。围绕这些具体领域展开阅读与思考,在实地调查中检验并进一步思考,学生们对《决定》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对国情的感知也会更加具体。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施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强教必先强师。我们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搭建成长阶梯,通过结对拜师、科研团建等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充分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围绕学科、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建设课程,出版教材,筑牢科研创新所需的基础,帮助教师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我们将价值观培育全面深入融入教学和科研,当好学生成才引路人,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扎实稳健地推进人才培养。实施以经济金融等专业课程思政为主轴,通识平台和语言文化思政专项为两翼,贯通全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工程,将价值观培育“基因式”地融入育人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工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到师生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过程,增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和重点单位合作打造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聚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发展与建设,助力推进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申报高质量课题项目;凝练工作成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智库功能;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使命。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强烈的责任心、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以及饱满的热情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①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②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③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④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⑤

SISU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笔谈

 


初审 / 李磊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