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 “211工程” 和“双一流”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勇立潮头、不断创新,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一、速成培育新人才
1949年年初,中共中央向苏联方面通报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夺取全国胜利的部署,并就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建设以及期望苏联给予援助等重大问题同苏方交换了意见。不久,便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是年仲夏,根据新市长陈毅的倡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院校,尽早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俄语人才。
1949年12月,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今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成立。
同年12月初,学校以姜椿芳校长的名义在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上海俄文学校招生简章” ,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本校附设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本速成原则,于极短时间养成俄语翻译人材。”
见报后,一批批热血青年,怀揣着革命理想,纷纷前来报考。12月底, 经考试录取的第一届新生近400人。
在时任上海市市长、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会长陈毅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聘请了大量的苏侨教师,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苏侨教师采用直接法进行教学,用俄语讲课,不用汉语,不翻译,也不做语法分析。中国教师讲解语法并进行辅导。
俄语教学方针一方面配合国家需要,在进度上含有速成性质,一方面要提高学生掌握俄语的程度,不急不躁,稳步前进,不重量而重质,不仅做一般性的学习而且要求专业化的深造。学习期限暂定为两年。俄文班共分为4 类班型: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专业班(在第四学期)。每班约25人。
(一)课程内容与进度
初级班:以贺青(姜椿芳校长笔名)读本为主,4个月教完,另加补充读物10课。学生在一学期内要掌握1200个单词,学会标准发音,粗通俄语语法概要。在教学方面着重背诵,培养说话能力,语法除依课本讲解外,要在最后一个月加讲全部名词词法。
中级班:由教研室组织编选整理出一本中级俄文读本,共15课。学生在一学期内掌握1200—1500个生词,系统地学习全部语法。教学重点在动词和单词结构等,着重造句,翻译课主要是俄译中。
高级班:采用两位苏侨教师合编的高级文选为读本教材,共选15课,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艺等。学生一学期内掌握1500个生词。在教学方面着重作文,语法课教完句法,翻译重点转为中译俄。
专业班:采用专业读本,分科上课,请专家讲演及授课。专业班共分军事、财经、工业和文教等9个班级。
总之,学生两年内要掌握5000个单词,半年内搞准发音,一年半学通语法并能开展普通会话、普通翻译,最后半年习得专业基本知识。
为了满足国家需要,高级班还设有两个速成班,由学有余力、俄语水平较好的同学组成,其修学期限约缩短四分之一(即一年半毕业)。
(二)教学时间与教师分工
教学时间:学生每天上课4小时,自习6小时,早饭前1小时晨读。4小时的教师授课全部安排在上午,下午和晚上为学生自习时间。每周上基础课20 小时,另有5小时上语法和翻译课。其中,高级班语法2小时,翻译3小时; 中级班语法3小时,翻译2小时;初级班语法、翻译共2小时,由助教讲解, 其余3小时为自习时间。
教师分工:贯彻教师专业化原则,教读本会话者,专教读本会话;教语法、翻译者,专教语法、翻译,以期累积经验,改进教学。高、中、初级班的专任教师都固定起来,不得随所教班级一同升级。读本会话课由苏侨教师讲授,文法、翻译课概由中国教师讲授。
1950年2月19日, 陈毅市长亲临学校开学典礼, 并做了鼓舞人心的报告。他指出:“革命的俄语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应去掉单纯的技术观点和雇佣式的职业观点。只有这样,学到的俄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他鼓励大家发扬勤学苦练精神,早日成材,当好翻译,在向全国介绍苏联先进经验的过程中起好桥梁作用。
第一届学生进校后用3个月时间集中学习政治。在此期间,每天学习俄文2小时。集中政治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这对刚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的青年学生的思想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今后服从国家需要、听从党的召唤,奠定了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
开学上课第一天,即1950年2月6日,国民党出动17架次轰炸机和战斗机对上海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了上海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史称 “二六” 大轰炸。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3月,苏联派出一支防空混合集团军协助上海防空。
上海防空部队亟需一批俄语翻译人才。我校俄语中级班的同学积极响应市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部队的翻译工作。为帮助上海军队掌握苏军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1950年8月经考核录取的20余名学员提前毕业赴上海防空司令部工作。虽然这些学员学习俄语才半年多,担任翻译有一定困难,但他们以满足国家需要为己任,欣然走上了军队工作岗位。他们夜以继日地学习军事知识,翻译军事术语,担任苏军教官课堂翻译,为保卫上海、粉碎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的空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7月,以美国为首的所谓 “联合国军” 悍然入侵朝鲜,并将战火引向我国东北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1950年11月,根据陈毅市长指示,学校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开设英文班,并录取有英文基础的学生90名,其中有的学生来自原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教会学校。经过2个多月的政治教育和英语强化训练,学生们纷纷自愿报名,最终,由44名学生组成的抗美援朝语文工作队, 于1951年2月唱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开赴朝鲜战场。他们在战场上监听美军广播通信,在阵地上向美军喊话,在战俘营审讯、教育、管理美军战俘,有的还参加了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语文工作队是当时新中国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支成建制地开赴朝鲜战场的翻译团队,彰显了上外学子的家国情怀和英勇气概。
1951年4月,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适应国家外交工作,学校成立东南亚语文系,增设印尼语班、缅甸语班和越南语班。
上海俄(外)文学校期间,为了国家需要,学校在极短时间内为中央部委及苏联援助的156个大项目输送了一批既有俄语基础又初通专业的俄语人才。从这批学生中走出了以顾锦屏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和研究专家,以胡孟浩为代表的外语教育家和俄语专家,以孙林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以及在我国对外交往和文化、教育、经济、军事领域的专家教授,他们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发展战略。
二、正规化俄语教学新征程
1952年8月,根据国家院系调整规划,我校印尼语、缅甸语、越南语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1952年11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为三年,属本科教育。学校从以前突击培训式的教学方式, 开始走向正规化教学的发展道路。
1952年12月,学校迎来了由苏联政府派遣的第一位苏联专家毕里金斯卡娅。1953年8月,中央高教部召开第二次全国俄文教学工作会议,会议规定我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主要为重工业)的翻译人才和俄文师资,学制不得少于三年,总的方针是 “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 。1953年9月,学校举办了第一个新助教学习班,专门学习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教学法等。1954年2月,全校性俄语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成立, 下设俄语广播、俄语黑板报、俄语资料、俄语环境布置等若干小组,学校的语言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不久,学校又成立了俄语实践课、翻译课、俄苏文学史、语言学、俄语教学法、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汉语和体育10个教研组,使俄文专科学校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的教学道路。
1954年9月,学校第一次开设了两年制的俄语研究生班,并连续办了三届,主要是为本校培养高水平师资。这些研究生成了我校俄语教学的骨干力量,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955年1月,苏联专家纳·符·波波娃来校担任校长顾问,同时兼任俄语教学法教研组顾问,直接指导俄语教学工作。1月26日,我校举行了第一届科学报告会,两位苏联专家做俄语教学报告,四位中国讲师做教学经验报告,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始走向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道路。
三、多语种教学新篇章
1954年4月,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打破了美国孤立和封锁新中国的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 扩展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和平环境。中国对外关系以多种形式迅速发展,外语教育遇到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1956年6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开始进入多语种教学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增设了英语、德语、法语3个专业。俄语专业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学校从复旦大学等高校请来了一批著名的英语教授担任英语专业教师。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958年9月,学校增设了外贸外语系,其中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6个语种的外贸专业。(1964年8月,外贸英语专业并入上海外贸学院,其余5个外贸外语专业并入我校各系有关的语言文学专业。)
1959年2月,增设阿拉伯语、日语、西班牙语3个语言专业。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
各语言专业的教学内容从以政论文为主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外语诗歌、小说、戏剧、口语课逐步展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幅提高。
1964年,经国家高等教育部批准,中国第一幢外语电化教学大楼在我校兴建,为我校及华东地区的外语教育技术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4年10月,学校在英语系开展教学试点工作,第一次提出 “听、说、读、写” 是外语教学的四项基本功,要贯穿教学的全部过程。由于各语种狠抓四项基本功,整个上外外语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1972年,学校设立意大利语专业和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希腊语专业。1973 年增设阿尔巴尼亚语专业(1978年停办)。
四、从外国语学院到外国语大学新飞跃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经济技术、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发展,外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学校开始全面恢复重建工作, 除了坚持外语教育必须遵循的 “三基”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坚持 “三个中心” —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加强 “三材” —人才、教材、器材建设,还强调突出一个 “外” 字,把外国语言、外国文化、外国政治、外国经济、外国社会的教学与研究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1979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上海外国语言资料中心;5月,《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创刊发行;7月,出版《外语电化教学》;12月,成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年1月,学校成立苏联问题研究室;5月,成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7月,出版《阿拉伯世界》;8月,向社会公开招聘精通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的教师及科研人员;9月,成立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10月,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专业单独设系;11月,评定教授7人、副教授25 人、讲师82人。
1949—1981年,学校主要培养外国语言文学人才,特别是外语师资和翻译人才。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同世界各国在外交、经济、贸易、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日益频繁,外语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不懂经济贸易、法律新闻、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业务,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1981年5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胡孟浩被推举为首任会长,同时决定由上外创办《中国俄语教学》学术期刋。
1982年,学校在外语类高校中率先提出并创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明确提出,不仅要办好语言文学专业,而且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增设一些新的专业,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外语交际能力,而且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从1982年起,学校逐步调整专业结构。198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的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专业诞生了。以后又陆续增设了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外事管理、对外汉语、教育传播与技术等专业。
1983年4月,经国家广播电视部批准,中国第一家教育音像出版单位—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在我校成立。2000年6月, 经教育部社政司认定,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的 “爱未来” 牌音像制品在全国教育音像出版行业中销售量占第一位,销售利润占第一位。2001年1月,经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审定,“爱未来” 商标被认定为 “上海市著名商标” ,成为上海出版界的第一个著名商标。2002年12月,“爱未来” 外语音像制品又被上海市名牌商品推荐委员会推荐为 “上海名牌产品” 。至此,“爱未来” 外语音像制品成为全国唯一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的音像出版物。
1983年,我校俄语系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英语系也获得了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胡孟浩、方重两位教授为上外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84年12月,学校又在全国外语类院校中率先提出,“把以培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为主的外语学院逐步办成多科性的应用文科类的外国语大学” 。
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英文译名确定为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缩写为SISU。
1987年,经国家教委认定,上外俄语专业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俄语重点学科。
至1990年,我校的复合型专业建设、各项教学及科研工作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为转型为外国语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至1994年1月,学校先后成立了三个以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994年2月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学校更名并非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学改革上加快了步伐,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旨在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成为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1996年6月, 学 校正式进入国家 “211工程” 建设行列。
2000年,学校启动了松江新校区的建设。2004年,一所占 地800 亩、具有各语种国家特色和建筑风格、与外国语大学名称相匹配的新校区横空出世,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2000年起, 学校本着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出将“教学研究型” 大学转变为 “研究教学型” 大学,加大了学术研究机构的比重,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基地、加拿大魁北克研究中心等。同时,学校以各种优厚条件和待遇引进学科带头人,并且出台了相关科研奖励条例,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由此,中青年教师参与各种学术研究活动,申报各级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001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3年4月,学校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同年12月,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学位点在我校设立。2005年11月,高级翻译学院获得了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最高评级,荣获全球 “一级会议口译教学单位” 称号,并由此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译全球排名第一。2007年,学院成为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少数几个能兼招笔译和口译的高等翻译学院之一。
五、新时代、新发展、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2014—2020年,学校在教学、科研以及服务国家发展等方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学校秉承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的校训精神和 “诠释世界,成就未来” 的办学理念,以 “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 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目前是全国外语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等国际指标中位居中国前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外国语言文学),与北外并列全国第一。
学校围绕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着力推进 “战略语言” 建设,为推动国家和地方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最急需的关键人才储备。学校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增加到50种。
学校已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 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群)、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名单(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A类)。
学校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 亚太工作组所在地。
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已发展到53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4个语言类专业和19个非语言类专业。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和文化 “走出去” 重大战略,率先提出 “多语种+” 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育人模式,以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全力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推动卓越外语人才、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
为推动新时代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学校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力量,于2014年成立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0年, 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增设外交学本科专业。
学校立足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综合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特色,依托政治学全新的学术增长点,汇聚中外高端研究团队,协同创新打造高校学术智库群,在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全球传播和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高校智库(上外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个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2个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国集团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作为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
学校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全球治理和区域国别研究为核心,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应用渠道,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上外中东研究所、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丝路战略研究所等5家科研机构入选 “CTTI来源智库” 单位。学校已逐步建成眼动、脑电和语料库技术等研究场馆,与科大讯飞合作建立口笔译跨学科联合实验室,促进语言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前沿探索。
学校编辑出版《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国际观察》《英美文学研究论丛》《阿拉伯世界研究》《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英文)》《中国国际评论(英文)》《东方翻译》《口笔译研究(英文)》《外语测试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新丝路学刊》《语料库研究前沿》《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Language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英文)》等18种学术期刊,其中有7种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4种英文期刊在海外发行,在学界享有盛誉。上外不断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华学术精品的对外译介和传播,努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学校已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所大学、文教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全球首批与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高校,已先后加入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联盟。
学校鼓励青年学生放眼世界,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上外本科生出国(境)访学比例高达45%(2018年),每年都有千余名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公派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或攻读合作学位。学校实施 “外专引智” 计划,积极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有超过90% 的师资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在校外国专家多达340余人。
学校依托长期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写出版各类对外汉语教材,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学校已分别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匈牙利塞格德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合作开设10所孔子学院,并在墨西哥开设教育中心,努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
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现有馆藏纸本文献117.7万余册(涵盖65个语种)、电子图书145万册、中外文纸本报刊1095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7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以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为学术理论基础开展公共科普教育,致力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全球语言知识体系,推动中外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拥有先进的办学设施,包括世界一流的同声传译系统、语言实验设备等,并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外语多媒体教育资源库。
学校主办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 “外教社” )作为中国外语出版基地之一,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教材和电子出版物9000余种,总印数逾9亿册,重印率达70%以上。在2017年发布的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中,外教社被收录图书品种数居外国语言文学类第一,社会影响广泛。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是中国第一家外语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其 “爱未来” 品牌享誉海内外,深受广大外语学习者喜爱。
学校于2014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通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以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用互联网传播中国声音,创新构建网络育人平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 “走出去” ,获得国家领导人专文批示。
2020年10月,全国高校首家翻译研究院在上外揭牌成立。翻译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学校 “多语种+” 的办学优势,更好地整合翻译研究学术力量,提高翻译研究整体水平和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能力,筹划重大翻译研究课题, 并与国内外译学机构开展高端合作研究与交流,为全国翻译研究学者提供切磋交流的高层次学术对话平台。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积极推进 “多语种+” 办学战略,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突出 “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 ,致力于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 “多语种+” 卓越国际化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