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城市的关系,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教育地标嵌入繁华城区,成为城市活力的源泉之一。高校更因其汇集人才、开展高等教育和形成学术高地,更显在城市史研究中的意义。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上海从来都是名校云集的城市,既有复旦、交大等老校彼时在沪上发端,更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批新校成长壮大。因之,在上海的城市记忆里,关于高校起承转合的篇章尤为丰厚,留存资料也往往浩如烟海。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作为“我的大学”,以今天的眼光看,其首次开学,又留下了哪些城市记忆片段呢?
城市记忆一般是指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城市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术语。对于一所高校而言,首次开学当然是极有意义的事件,这主要是于校史意义的。同时,在城市史意义上,高校本身又是城市变迁和发展的“见证者”。掌校人选与师生考任,校园用址与市政布局,新设学校开学筹备与高等教育整体谋划等等,都会在城市记忆中留下一些关键节点。本文就以上三个块面,点选围绕上外首次开学过程中的“筹备处”、“招生考”与“开学日”三个片段,结合城市史资料,略作考证。
一、筹备处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从此,上海的城市发展翻开崭新篇章。为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新的上海高等院校格局正式进入谋篇布局阶段,很快,关于在上海新办一所俄文学校的议程进入到人民上海的工作规划之中。而具体承担相关工作的,是上外首任校长姜椿芳。
关于上海解放后,首次出现姜椿芳校长的公开记录,当属关于时代出版社负责人更换的“时代出版社启事”(《大公报(上海)》1949年6月11日第4版)和《时代》杂志总第307期(出版于1949年6月16日)的刊物版权页。
正如姜椿芳校长在“时代出版社启事”中所说,“时代出版社本为苏商创办,现上海解放,即行改组,由中国同人经营”。从此,党在时代出版社的工作走出“地下”状态,姜椿芳老校长的公开身份,也十分有利于他在年内接受党的委托,正式创办上海俄文学校。同时,吴江路60号也因姜老校长的原因,与后来的上外产生一定联系。据姜老校长回忆,是“1949年11月间,上海市委通知我去谈一个问题。我应命前去,市委第二书记刘晓同志接见我。他说:‘党决定办一个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一要赶快筹备成立,二要用速成的办法进行培训。’”[1]从此,姜老校长开始身兼起时代出版社和上海俄文学校校长的双重职务。
经数月酝酿,到1949年12月3日,“上海俄文学校”在《解放日报》登报招生,经考试与成绩评定,再到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上海俄文学校揭晓通告”,上海外国语大学由此开始了正式办学历程。[2]这段校史中,学校的筹备处、考场等,在目前所见的资料里考证不多,又恰和城市记忆话题关联度很强,这里试作补充。
在多处记录中,“上海俄文学校”的筹备处明确为“林森中路一六一〇弄二号”,林森中路即今天的淮海中路,1610弄即“逸村”。1610弄2号这一门牌号至今仍在,已是一座挂牌“优秀历史建筑”,据考证,此处曾做为1948年蒋经国住宅。上海解放后,当由军管会接收,但后来如何成为上海俄文学校筹备处,以及姜校长是否曾专门在此办公,还有待更多考证。
二、招生考
关于上海俄文学校首次招生的资料,目前主要所见,也是从当年公开发行的《解放日报》所获。随着近年来图情资料电子化程度的提高,“新的”佐证材料不断被“发现”。如当年的《大公报》上海版甚至香港版,围绕上海俄文学校的首次招生考试,有不少有意思的报道。结合《解放日报》和《大公报》不同的办报背景,我们可以引用《大公报》材料进一步还原当年的上海俄文学校招生考试场景中的个别细节。往往是细节中的城市记忆更为生动,这也是城市史研究的规律。
图4中,上海《大公报》以“本报讯”形式刊出上海俄文学校正式宣布招生后十天内的报名情况,以“各报名处拥挤不堪,报名人数已超过一千五百名。该校鉴于投考者众多,决将初级班名额扩增至三百名,并留备取名额”等报导所见,当时的上海俄文学校招生在社会上影响甚巨,不仅是在上海,“外埠投考”也很积极,以致学校筹备处承诺延期处理外埠考生的相关手续。更为有意思的是,考试本身的一些细节也被记录下来,如“一天内考试完毕”;“上午八时半至十二时考国文和政治常识,下午一时至五时为外国文笔试和口试”;“考试时不准携带字典和其他书籍,投考者须自备笔墨及饭食”。今天想来,这近两千名考生的1949年12月18日,确实是很紧张的一天,也是改变命运的一天。
考试地点,多项资料都证实是在“育才中学校舍(山海关路)”,今天这里仍是学校——上海育才初级中学。
围绕上海俄文学校的首次招生考试,其发榜之前,《大公报》上海版以致香港版,都进行了“跟进报道”。在这些材料中,我们能够看到上海俄文学校的首次考试因考生数量远超预想,导致发榜延期四天,以及初、中、高三级在当时的名额调整情况。
据图6、图7所示材料中,上海俄文学校在发榜前应当是向新闻界透露了更多关于学校的消息,考虑到考生们在等待发榜过程中“不免焦虑”的情绪,这些信息的透露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延期发榜和未来学习过程的一些解释,今天看来也可见筹办学校的前辈们在做方方面面的考虑。
三、开学日
1949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上海俄文学校揭晓公告》,公布了学校录取的学生名单,共录取学生350名,超出原计划招生人数50人。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史1949-1989》等资料记载,“1950年1月5日至10日,录取的第一批学生按揭晓公告中的要求陆续报到入学。学校最初的校址位于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后迁至东体育会路330号(原暨南大学一院,现虹口校区)”。1950年2月19日,学校在东体育会路校址举行开学典礼。由此开启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虹口校区办学至今的时代之幕。
关于1950年1、2月间,上海俄文学校如何决定从原计划的宝山路校址迁入东体育会路校址的,目前未有确证材料。从姜椿芳老校长留存的回忆资料中,可以勾勒出“宝山路校址狭小,不利于长期办学”的轮廓,也有“距火车站过近,不够安静”的讨论。另,上海俄文学校确定在东体育会路办学后,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曾于1950年7、8月间开始办华东革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复旦附中前身),今则为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校址。
关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开学日的材料,最为详尽的当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建校55周年纪念文集编委会编:《锻炼·成长·奉献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建校55周年纪念文集 1949-2004》中所记载的《陈毅市长参加“俄专”的开学典礼》一文。
文中忆及当年,特别说明天气“风和日丽”。其实,1950年的2月19日尚在“年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后的年初三。可以想见,在那个冬日里,上外前辈们的争分夺秒、热情洋溢、英气勃发。就是从“上俄”这样的幼苗开始,走向正规化的新中国外语教育在新中国城市里迅速成长起来。这也是上海城市记忆总谱中,上外篇章的第一串音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鹏 博士、副教授
2021年5月4日
[1] 姜椿芳:《关于上海俄文学校创办经过》,档案材料。
[2] 关于这两份资料,参见《学习“四史” 回眸校史|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文,上海外国语大学官微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