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
2022年10月,我通过留基委的选派,有幸以联合培养博士的身份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本次手记记录了我在俄罗斯研学和宣传二十大、以上外学子展现中国形象、回忆中俄红色友谊的经历。
10-11月的主题色是红色。国庆七十三周年、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都让全国人民为之精神振奋。这是中国决定如何继续发展进步的关键时刻,也是动荡变革期背景下中国做出选择的关键路口。我作为中共党员,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即使在国外,有五个小时的时差,我也在午夜准时参加了党组织举行的二十大直播学习活动。2022年10月22日,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教授在莫斯科大学作的《留俄学子大讲堂之解读二十大:中俄合作与青年责任》讲座。我在讲座中向王文教授提出了问题:动荡变革期背景下,“一带一路”如何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俄罗斯各界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王文教授均作出了耐心的回答。
11月9日,在俄方导师的邀请下,我在莫大亚非学院硕士生公选课上,向俄罗斯师生作了题为“简析中国二十大报告与中俄关系未来”的课堂展示。展示获得了俄罗斯师生的一致好评,俄罗斯导师在课上激动地说道:“俄罗斯同学们,你们明白了么,这个世界不仅只有享乐和自由。还有人,还有一个民族,像过去的我们一样,为未来而规划,为理想而坚持。”11月15日,受导师邀请,我向中亚政治研究方向的硕士生也作了有关二十大报告的课堂展示。
11月17日,我报名参加了中国驻俄大使馆举行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纪念毛泽东主席莫斯科大学讲话65周年”活动。我聆听了张汉晖大使的发言,看到了已过耄耋之年的留俄前辈对毛泽东主席讲话回忆时的热泪盈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学子和同志。
我总是和俄罗斯同学这么解释我来俄罗斯学习的原因:65年前,中国百废待兴,我们的前辈们背负着祖国的期望,来到莫大,学习知识,上下而求索。65年后,中国万物向荣,我沿着前辈们的道路,来到莫大,为研究如何深化中俄合作,实现中俄世代友好而努力。红色是中俄共同的记忆,写在纸上时只是一行话语,但当亲身经历与实践时,那种亲近感和认同感则油然而生。红色代表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对国家发展的态度,对共同理想的追求。
我现在依然能记得当我为俄罗斯师生介绍二十大报告时的激动心情。我明白,是祖国的繁荣和稳定,让我说每一句话时都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莫大讲话时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主席则在2018年向莫大学子回信时勉励道:“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历史与现实之间,继往与开来之时,“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我为我是一名上外丝路所留俄学子而自豪,我更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