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教学> 正文

上外再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学成果】 2025-09-08 作者 / SISU 来源 / 人事处 党委宣传部

语言切换
  • 上外再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四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入围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郭树勇教授领衔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三进’教师团队” 入选。这是学校继2023年“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教师团队” 入选后,再次斩获此项国家级荣誉,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再添重大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外交思想‘三进’教师团队” 多年来专注教书育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团队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由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郭树勇教授领衔、现有17名成员组成的这支团队,在过去五年取得了瞩目的教学研究成果,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团队始终秉持将思政建设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团队成员肩负重任,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教材《理解当代中国》的编写与研究工作,为教材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团队精心谋划,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教学在普通思政课、外交学课程思政课、高级翻译思政课等课程中相互协调、协同发力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此外,团队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多门课程脱颖而出,获评国家一流本科线下课程上海高校重点课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充分彰显了团队在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卓越成效。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科学研究和国际传播齐头并进

       团队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 为引领,大力推动科研创新工作。团队成员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立项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团队精心打造的CSSCI 期刊《国际观察》率先设立习近平外交思想专栏,该专栏凭借其高质量的研究内容与深刻的理论剖析,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专栏建设支持计划,成为学界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团队积极作为,先后组织开展了40余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宣介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与丰富的传播形式,团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宣介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传播风格,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外交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智库示范作用

       团队致力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传播与研究,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来访专家及官员精心讲授相关课程,搭建起深入了解中国外交理念的桥梁。团队还招收外籍人士攻读博士学位,助力他们深入开展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学术研究,为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智慧贡献力量

       在外交实践中,团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重要外交场合提供了500余次高质量译介服务。团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扎实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为政府提供极具价值的资政建议。每年定期报送12期《外交思想与实践动态》简报以及4期《习近平外交思想文献研读季刊》,为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外交思想的发展动态和理论研究成果提供有力支持。近五年间,五百余篇咨政报告被上级政府部门采纳。

      2023年8月,学校胡开宝教授领衔的“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于近日正式通过教育部认定。两年多来,该团队始终以黄大年同志为楷模,扎实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此次一支团队成功入选、一支团队正式认定,是学校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集中体现。学校将继续号召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潜心育人、开拓创新,锻造高素质教师团队,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注入动能。

初审 / 吴琼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