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教学> 正文

以“语”为桥,融通中外——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青少年课程入选首届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

【教学成果】 2023-05-19 作者 / 王媛 来源 / 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

语言切换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 【摄影 | SISU】

日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首届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获评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简称“上外语博馆”)申报的“以“语”为桥,融通中外——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育项目”顺利入选。

2023年4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首届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推介评选,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培育一批体现文化特色、符合观众多元需求、贴近时代发展脉搏的卓越教育示范项目。

上外语博馆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语言类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上外语博馆立足丰富的语言展品、文本和数字资源、开放的学习空间、卓越的专家学者与师生团队,自成立之日起即致力于推动馆校合作,注重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段、学科、学校课程进行深度融合衔接,探索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创新路径,扩大博物馆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开馆至今,语博馆依托上外多语种优势及深厚的学科积淀,先后推出“世界文化博览”“经典润乡土”“多语荟世界”等三个系列不同主题、不同特色、不同形式的青少年课程近40讲,覆盖全国12个省份的近30所中小学校,为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学实践以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衔接做出不懈努力。

其中“世界文化博览”系列青少年云课程助力乡村中小学生在博览世界语言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明,获得文化熏陶,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国际视野。自开课以来累计观看学生1万余人次,得到了合作学校师生的高度认可。为助力乡村语言文化教育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浸润传播,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外语博馆在教育部语用司和学校的指导下,推出“经典润乡土”系列青少年云课程,帮助乡村中小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为振兴乡村教育贡献上外力量。目前“世界文化博览”系列与“经典润乡土”系列课程视频均可通过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官方账号观看。

 “‘多语荟世界’——移动博物馆进课堂”系列青少年课程多语世界、多元文明为内容,以线下授课、现场互动、留学生参与为特色,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外国语试验学校三所学校合作,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现场讲授,为提升学生多语素养和国际视野、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的贯通衔接做出了积极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博工作者应“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上外语博馆将以本次获评为动力,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指示,发挥上外多语种、跨文化的传统优势,践行博物馆馆教育人责任与担当,积极发挥学校与博物馆资源优势,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完善馆校交流合作模式,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更为优质的、符合青少年需求、体现时代特色的博物馆课程,增强育人效果,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初审 / 编校 / 柳源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