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为庆祝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建交50周年,“中拉对话:文化、创造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举行。10月19日,社会科学学院首席研究员沃尔多·安萨尔迪教授(Waldo Ansaldi)以题为“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中拉历史关系”的讲座为本次研讨会拉开帷幕。11月23日,应组委会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于漫教授以“中国与拉美教育合作: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文和跨文化教育为例”的讲座,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闭幕讲座通过线上进行,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研究员维罗妮卡·吉奥达诺博士(Verónica Giordano)和维罗妮卡·弗洛莱斯(Verónica Flores)博士主持,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帕特里西奥·科内杰罗·奥尔蒂斯(Patricio Conejero Ortiz)和中方院长张奇,和国际研讨会的与会嘉宾及研究人员共同出席了本次闭幕讲座。阿根廷DangDai杂志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https://dangdai.com.ar/2022/11/24/el-espanol-en-china-la-experiencia-de-sisu-contada-en-el-icuba/)。
于漫教授基于上外视角,从外语教育的人文和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拉教育合作。介绍了上外这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外语学府,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73年来在外语教育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她简要回顾了中拉合作交流的发展历程,自1959年上外开设西班牙语专业,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与拉美的友好往来;先后向古巴、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派出了施永龄、徐瑞华、陆经生等教师,这批教授成为上外西语教育的先行者和铺路人。而今,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全国“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大学,上外的外语授课语种数量已达49种,正在深入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近年来,西班牙语教学在中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本世纪初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15所高校,增加到2022年的106所,20多年间招生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西班牙语课程标准》,更是在传统外语语种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语种的规划,为西班牙语教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于漫教授强调,上外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外语院校,已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440多所大学、文教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上外承办的10所海外孔子学院,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在“外语+”办学战略的指导下,上外非常重视与拉美地区各国的合作。于漫教授从自己在上外的教研经历出发,介绍了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拉美地区,多年来见证了中国和拉丁美洲在众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上外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CLACSO)以及阿根廷国会大学等高校或机构的合作成果不断涌现。于漫教授强调,疫情之下虽然交流方式正在经历重要的科技转向,但中拉、中阿的密切联系从未间断。
讲座的最后,于漫教授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周前在G20峰会期间与阿根廷费尔南德斯总统会晤时指出的,“今年是开启中阿关系新局面的关键一年。我们共同宣布了庆祝2022年中阿友好合作年和两国建交50周年,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表达了对中拉教育合作不断深入的美好愿景,表示双方要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一体化合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