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东联合研究院期刊方阵建设暨中东形势学术论坛(2025)”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梁锡江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衣永刚教授致欢迎辞。他对与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指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出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东学界应密切关注国际和中东局势发展动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衣永刚强调,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知识生产,学术期刊是构建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教育部等多部门已发文鼓励青年学者在国内期刊发表成果,中东研究相关期刊要更好发挥青年人才培养职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主旨发言环节,宁夏大学学术副校长牛新春教授深入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中阿关系及美阿关系的最新发展态势,认为新时代中阿关系日趋紧密、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欣路教授围绕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聚焦海合会国家关键矿产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中国应从供应链重塑、规则治理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海合会国家战略合作。
论坛设四个专题单元。第一单元聚焦“朱威烈先生执教六十周年暨中国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由上外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教授主持。四位专家围绕有关议题做了重点发言,并进行了自由发言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学界应积极推动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摆脱西方理论体系束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朱威烈先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就中国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做了深入阐释,并结合自己长期研究经验作了系统总结。
第二单元围绕“中东研究学术期刊建设”展开讨论,由上外中东研究所《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李意主持。各位发言专家就期刊选题、内容建设等提出建议,认为应动静结合,兼具学术性与时代性。同时分析了2025年中东地区形势,认为地区秩序趋于平衡,阿拉伯国家自主性增强。
第三单元研讨“中东地区年度形势动态”,议题广泛设两个子论坛,分别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和上外中东研究所章远研究员主持。各位发言专家指出,2025年中东地区呈现美国进攻、中俄防守的态势,巴以问题呈现倒退趋势。多位学者从能源武器化、伊朗研究在地化、中土关系、叙利亚新动态等角度发表了见解。
第四单元以“新时代中阿关系与中阿文明交流”为主题,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主持。各位发言专家从文明交流、文化差异、教育合作等维度展开讨论,指出中阿关系有赖于创造性共存与建设性互动,同时分析了阿拉伯国家在能源转型和教育合作方面的进展。
闭幕式上,牛新春教授作学术总结,认为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中东研究领域众多知名专家,会议政治站位和学术水平都很高,取得重要成果,并就本论坛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做出机制化安排,他强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应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上外中东研究所副所长丁隆教授致闭幕辞,他对与会各位专家莅会支持、贡献智慧表示感谢,指出本论坛的机制化为推进中东研究期刊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学术平台。
本届论坛是上外中东研究所牵头的教育部中东联合研究院的重要学术活动,在推动国内中东研究资源整合与学术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