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学术> 正文

共创·共享: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第十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学术活动】 2024-12-04 作者 / 郑瑜 来源 /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切换
  • 主会场1.jpeg

    第十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 合影 第十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jpg

    会议合影

  • 02 衣永刚.jpeg

    副校长衣永刚致辞

  • 04 施家炜-1.jpeg

    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施家炜教授致辞

  • 05 金慧.jpeg

    教务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教授致辞

  • 06 张艳莉.jpeg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莉教授致辞

由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于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余所院校的50余位专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共创·共享: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在开幕式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衣永刚致辞,他梳理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发展史,也探讨了该专业发展的新动向。他表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成立的中文学院将努力实现本硕博贯通;实现留学生和中国本科生趋同化管理;实现中文和外语专业的‘跨、通、融’,充分发挥外语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交叉融合发展,探索一条打造一流中文专业、培养一流中文人才的新文科发展路径。”

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施家炜教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实现中文国际价值的基石,因此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都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规划设计。本次大会的议题既关注学科内涵建设,又关注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高度体现了联席会的使命。

上外教务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慧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自己参加过的多次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20年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它也即将成为新成立的中文学院的一份子,她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上外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艳莉教授在致辞中解读了大会主题“共创·共享”,并高度评价该主题的设置富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认为在上外建校75周年、上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设立40周年、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代表聚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展示各校经验智慧。

“技术赋能语言教育”是本次会议报告关注的焦点之一。金慧教授的报告《技术赋能语言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为与会代表展现了新时代语言教育数智化的发展道路,并以上外的英语翻译课实践为例,探索了技术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裴亮教授的报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数字教材建设的机遇与实践》以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展示了中文教材体系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彰显武汉大学的数智化发展实力。

“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也是另一关注焦点。北京语言大学张黎教授的报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强调学术研究能力对于汉国教本科生的重要性。他认为具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使学生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和逻辑,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系主任王茜教授的报告《“双创”思维与汉国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双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抓手,将课程学习与创造性研究相结合,展示了华师大近年来人才培养的成果。

“课程思政”也是近年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时代命题。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王红厂教授的报告《“现代汉语语法”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通过融入具体案例,探讨师生共建思政元素案例库在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育人要求方面的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系主任张全真教授的报告《“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法”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与探索》聚焦一门具体课程,针对课程内容多、时间紧、中外学生合班等教学痛点难点,创建了“三混合”模式,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根据反馈进行教学诊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骏教授的报告《汉语在线直播教学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比较研究》通过较大规模的对照实验,将在线直播汉语课与线下汉语课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在学习者语言知识掌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在语言技能掌握、学习体验等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陈昌来教授在主旨报告《国际中文教育:现状、问题、思考》中勾勒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所包含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科/专业、国家事业三个层面,并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要“守正创新”,要走特色化的“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道路。

在其他19个分论坛报告中,来自全国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就本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留学生本科教育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是在“2013年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由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九所高校联合倡议并宣布成立的高校间的合作组织。联席会充分践行“交流观点、分享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实践、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宗旨,谋求加强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独特贡献。据悉,下一届会议将于2025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

 

初审 / 陈吴越 编校 / 责任编辑 / 陈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