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学术> 正文

回望六十载 奋进新征程: 第七届全国高校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举办

【学术活动】 2024-04-25 作者 / 任倬群 来源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切换
  • 开幕式

  • 论坛“观点·致敬60周年”

  • 圆桌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第七届全国高校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苏州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和苏州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来自全国各地80余所院校的近百位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和学科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聚焦中法建交60周年,以“回望六十载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邀请了教指委法语分委会领导和法语专业教研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法语专业改革与发展、课程建设与思政育人、教师素养提升与教材编写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开幕式上,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教授代表东道主对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从历史底蕴、师资力量、学科发展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介绍了苏州大学的情况,尤其强调了苏州大学在中法文化交流与互鉴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期待本届论坛能够取得前瞻性、引领性的研讨成果,为全面提升中国特色外语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法语专业近年来在深化学科内涵和优化课程设置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为外语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查校长简要回顾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他指出,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一代代法国文学译作滋养了中国读者,孕育了大批优秀的法语翻译家、教育家,使中国的法语教育薪火相传,造就了法语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语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法语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以中法人文教育交流的不断拓展为背景,以国家的教育规划和方针为纲。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法语专业应顺势而为,迎接新挑战,满足新需求,在专业建设上不断调整,以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新型外语人才,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黄卫副社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全国高校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的发展历程,感谢专家学者们长期以来对外教社的信任和鼓励,并对论坛主办单位之一苏州大学表示衷心感谢。他期待本次论坛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共同探讨法语专业在新时代的新征程和新发展,为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开幕式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主任岳永红副编审主持。

第一场论坛“观点·致敬60周年”由查明建教授主持,曹德明教授、户思社教授、徐真华教授、许钧教授围绕“中法建交60周年:人文交流与合作”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

曹德明教授指出,中法关系是引领中西关系的重要引擎,回顾中法交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以“丝绸之路”为切入点,从早期人文交流雏形、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国的文化交流、80年代中法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发展,到2014年中法高级人文交流机制的正式启动,详细梳理了中法交流的发展历程。在教育领域,曹教授介绍了学生交流和教师学术交流层面的人文交流,并从国际国内新形势出发,提出了培养高质量法语人才的建议。

户思社教授围绕三个时间节点梳理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历程:1672年法国传教士访华,随后杜赫德于1735年主编《中华帝国全志》,成为法国汉学兴起的源头;《茶花女》的译介让国人开始了解西方文学和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借鉴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时期,一批中国作品被翻译成法语,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他结合历史和现实,指出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家国情怀、语言能力、国际视野的培养,法语专业建设应在更宽广的视野里考察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将学科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大潮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

徐真华教授基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从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徐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数字教育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指出法语学科应积极推进语言专业与区域国别、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实施大学组织框架内的联合培养,设计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方向。在道德教育方面,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培养他们成为智能技术的运用者。

许钧教授围绕中法文化思想教育和人文交流,对法语专业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他指出,中法人文教育是中法人文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强调语言力量、翻译力量在人文交流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此,法语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应全面关注语言、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层面,尤其要重视人文思想领域的发展。他呼吁不断推动中国哲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真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成为中法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第二场圆桌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由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主持,邀请沈光临教授、王文新教授、高方教授、赵佳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分享各自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关于“守正”和“创新”的案例和经验。

沈光临教授以成都外国语学院为例,提出人才培养应将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并指出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同时,他宣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法语专业委员会成立,该组织旨在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搭建新的发展平台,从而推动成渝地区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

王文新教授围绕上海大学的法语学科建设情况,分享了对外语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他指出,外语学科原有的属性内涵不断被单独设置成学科,这一学科转型对传统外语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他认为需要深入探讨两个问题:传统教学是否能够支撑国家战略;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如何兼顾。

高方教授结合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建设历程,围绕守正和创新两大维度分享了对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看法。她认为,法语专业的“本”是从语言、文学、文化、思维四个维度服务国家需求;法语专业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主动融入整个外语学科体系,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定位,同时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定制多元发展路径。

赵佳教授结合浙江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例,指出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迫切要求革新外语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她提出当下外语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任务:一是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拓展法语学科的边界;二是固本守正,持续发扬法语专业传统,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在下午的示范课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陆焕老师介绍了“国优”教材《法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的修订工作。该教材在继承第一版主要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修订和大幅更新,旨在满足高校法语专业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的需求。陆老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详细呈现了第二版教材的特点,包括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语言规范、编排系统、练习丰富、配套产品完善等,并分享了个人授课经验。

在专题论坛环节,来自全国的法语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围绕法语专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法语专业教师发展与科研创新,法语专业课程、教材与数字化等主题交流了各自学校法语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方案调整的困惑、课程体系优化的难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法语专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萨日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静教授、外交学院王晓侠教授担任专题论坛主持。

闭幕式上,外教社多语种事业部法语编辑胡怡纯分享了法语出版资源与教学服务的最新信息,并介绍了外教社WeLearn智慧学习平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陆洵教授展示了苏州大学法语专业教学与科研成果。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沈澍老师代表下届论坛主办单位发言,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两年后相聚厦门。

最后,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委会秘书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海洲教授致闭幕词。他汇报了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对全国148个高校法语教学点的调研统计结果,随后对本次论坛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和点评。他对于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坛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意义非凡。面对未来诸多挑战,法语人必将同舟共济、携手同行。

闭幕式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编辑任倬群主持。

初审 / 查依帆 编校 / 责任编辑 / 刘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