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学术> 正文

《外国语》编辑部举办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

【学术活动】 2024-04-15 作者 / 常馨方 来源 / 《外国语》编辑部

语言切换

3月30日至31日,第二届中国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在浙江慈溪宁大科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主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大科院”)承办,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民俗博物馆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约150名专家、学者和行业工作者参会并进行了亲切交流。

主办方代表《外国语》主编束定芳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要基于对其优秀文化元素的深入发掘与研究,基于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特别是受众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从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民俗的特点,也透过中国民俗看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承办方代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副院长骆挺教授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关键词,希望能够借力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交流,促进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

甘肃省外办翻译中心李娟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在海丝文化与陆丝文化译介与传播方面的合作实践和探索。她认为,如何有效译介和传播中国民俗文化,推动区域民俗文化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是时代的重要命题,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研讨会,探索更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和方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格局中的新挑战。

本次研讨会主会场专题报告围绕“民俗文化译介理论”“区域研究”“数字人文和多模态研究”“海外影响和资源研究”“诗学与民俗翻译”等主题展开。

在“民俗文化译介理论”专题报告中,宁大科院姜秋霞教授探讨了文化翻译传播译写的易学方法论;华南师范大学牛政威博士以“西方图腾理论考论”为题质疑了西方学术话语的“普适性”,提出了建构本土民俗学术话语的建议;南京大学刘润泽博士明确了中国非遗当代译介中译名实践的话语构建意义,建议了从他塑走向自塑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在“区域研究”专题报告中,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剖析了区域译者的分异规律,基于“复线时间”与“复合空间”内政治、社会和地理等因素的交织互动,探讨了区域译者在特定时空的分布态势,解析了其背后的理据和逻辑。湖州师范学院傅守祥教授通过比较历史对位中的双贤——刘基与诸葛亮在民间失衡的影响力,探讨了民俗文化“大传统”的接续与“小传统”的传承之间的互动和转化关系。华中师范大学魏家海教授提出,民族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记录与书写方法,对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浙大城市学院卢卫中教授指出,俗语修辞是文学翻译的重要构成部分,应探索不同翻译策略对民俗文化传译的影响。

在“数字人文和多模态研究”专题报告中,河南农业大学张莉教授提出,应深入剖析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后现代景观特点,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民俗文化的最佳重组与传播。天津大学田文溥以传统年画为例,探讨了传统民俗艺术产品在数字媒介时代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潘莉和叶石娇提出,中国习俗的纪实视听翻译与传播应坚持文化价值优先的原则。

在“海外影响与资源研究”专题报告中,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玲以海外传媒报道的成功案例,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文化海外传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海外资源,加强民俗文化传播提出了策略和建议。北京民俗博物馆李锦萍女士分享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门神纸马及捐赠人富平安女士的相关研究。她指出,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海外资源,从“他人”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唐均教授探讨了斯瓦希里语对中国十二生肖的译介及其在非洲土著居民语言中的融入,明确了中国民俗文化在域外传播中新生的深层文化意义。黑龙江大学关秀娟教授探讨了中国武术在俄语区国家的翻译与传播,提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体系,汇聚各方力量,对于推动武术文化等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诗学与民俗翻译”专题报告中,杭州师范大学汪宝荣教授基于勒菲弗的“话语世界”理论提出了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多维分析框架,并以鲁迅小说英译个案为例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西安交通大学桑仲刚教授从敦煌俗体诗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不同汉学家译者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创新翻译策略及其所实现的文化创生功能。

本次研讨会同时设有“文学翻译中的民俗文化”“数字人文和多模态视域下的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区域民俗文化现代化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华民俗文化的海外影响和资源研究”“民俗文化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索”“民俗文化翻译理论和研究路径探索”七个平行论坛,共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10余位青年学者作了学术汇报,并由专家进行逐一点评。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闭幕式和专题报告分别由《外国语》编辑部吕晶晶主任,宁大科院人文学院贺安芳教授、项霞教授,以及6位专题报告专家主持。

在闭幕式上,各平行论坛的主持人或点评人相继对各论坛交流情况进行了概要汇报。宁大科院院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罗思明教授在闭幕辞中,总结了本次研讨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向主办方《外国语》编辑部、与会专家学者、负责会务工作的组织者和志愿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民俗文化的译介与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在树立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影响。民俗文化的译介与国际传播是一项需要学术引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翻译学等外语有关学科加强关注和深度研究,同时需要大力开展与传播学、民俗学、艺术学、新闻学、旅游学、全球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数字人文、媒体技术等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横向和纵向联合研究,更需要外事办、文旅局、非遗中心、博物馆、高校等不同机构的通力合作。《外国语》编辑部将继续发挥学术平台作用,以“民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讨会”等活动形式,为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和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为探索更多样化、更有效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和“活态”传承方法,为推动民俗文化现代化与国际传播作出不懈努力。

初审 / 常馨方 编校 / 责任编辑 / 施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