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和跨文化能力发展”Develop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dentities towards Interculturality and Competencies 主题论坛成功举办。八位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知名专家在线发言并展开学术对话,他们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应用语言学家Clarie Kramsch教授、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金立贤教授、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候任主席、澳大利亚阿尔法克鲁西斯大学Lily A. Arasaratnam-Smith教授、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戴晓东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红玲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Jan Van Maele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李茨婷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郑萱助理教授。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外籍主任Steve J. Kulich(顾力行)教授主持论坛。
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分别聚焦 Why or how ca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ead to attitude change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What can be done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attitudes and identities? 两个主题,八位发言人每人8分钟依次陈述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上半场以理论探讨和理念阐释为主要议题,首位发言人Clarie Kramsch作为语言象征能力 symbolic competence 和语言作为权力 language as power 等学术思想的创立者,发表了题为 Language as Denotational Code vs. Language as Subjective Experience 的报告,她提出了语言作为能指符号和语言作为主观体验两种语言学习路径,前者关注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后者注重情感态度转变和身份认同发展,并从意义建构、思维认知、现实感知、文化互动、自我认知、主体定位等六个方面阐述外语学习促进情感态度转变和身份认同发展的机制。金立贤教授在海内外高校深耕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近40年,成果颇丰。此次她就“学习文化下的学习者身份认同发展”Identity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through Cultures of Learning 这一主题分享了她的实证研究成果,通过详实的数据阐释了“学习文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并针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成果促进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发展提出建议。Lily A. Arasaratnam-Smith教授作为国际跨文化交际领域知名学者,她开发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在学界影响深远,应用广泛,本次论坛上,她以“教育,为了跨文化的世界”Educating for an Intercultural World 为题介绍了包括理解自我、理解他者、理解自我对他者之责任、理解他者对自我之贡献的四个理解 understandings 教学实践框架,对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上半场最后一位发言人戴晓东的发言题目是“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协商和跨文化能力发展”Language Learner's Identity Negoti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在对身份认同和文化间性 interculturality 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身份认同协商能力的概念,分析了文化间性的两种发展过程和机制,指出身份认同协商能力是促成文化间性、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下半场聚焦教育教学实践如何促进跨文化态度和学习者身份认同发展。张红玲教授作为第一位发言人介绍了她带领团队历经5年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完成的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在简要介绍参考框架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具体内容之后,重点阐述了参考框架提出的“我与他者”“我与祖国”和“我与世界”三个层面情感态度和身份认同发展的目标内容,认为这些是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比利时鲁汶大学Jan Van Maele教授具有丰富的跨文化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他以“唤起文化身份认同的体验式路径——高校交际课程跨文化相遇教学法探索”Experiential pathways for educing cultural identities. Towards a pedagogy of intercultural encounter in communi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为题,阐述了以体验学习和转化学习为理论支撑的三种体验式教学路径,即参与共同体、拥抱陌生性和探索情绪,为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启发。上外的李茨婷教授以她和学生联合开展的实证研究“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多语投资的网络分析”Language learning in and beyond the classroom: A network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 investment 为例,阐述了如何基于投资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对不同外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发展进行探索,强调了语境对多语身份认同构建的作用以及课外社会经验对多语学习的重要性。北京大学郑萱博士围绕英语教学中的生产性双语培养 Cultivating productive bilingualism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这一主题做了发言,她以高一虹教授提出的生产性双语现象为核心概念和培养目标,借鉴转化学习理论,阐述了“建构-解构-重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四步教学法,并分享了她应用四步教学法开展行动研究的经验和建议。
三个半小时的论坛过程中,中外学者还针对身份认同、跨文化能力、文化间性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每个发言的内容展开互动交流。顾力行教授在最后总结时指出,尽管不同研究范式和具体语境之间存在观点差异和理论张力,但与会学者们对于身份认同发展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具有共识,相信这些视角各异的理论主张与实践经验能对外语课堂教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60多位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师生们认为,本次论坛聚焦外语学习者身份认同发展,选题精准,专家发言视角多元,观点鲜明,讨论深入,极具启发性,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者对话和学术研讨。
本次论坛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国际传播中的跨文化互动机制研究”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的第二次小型主题论坛,旨在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针对具体问题共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跨文化研究中心本年度还将组织两次主题论坛,推进课题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推动与国内外跨文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