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勃兴背景下,多元文化互鉴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正成为推动文学研究新谱系建构的重要动力。2024年11月30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团队、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主办的“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穹顶会议室顺利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资深文学教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齐聚一堂,共庆《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聚焦中外文学研究,探讨世界文学重写、数智时代的文学未来等新问题,深入剖析作为方法论与本体论的“比较”内涵、外国文学研究转型等话题。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文学研究进入新发展阶段,理论融合加速,范式不断更迭,研究视阈拓宽。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正在探索新文学建设路径,推动学术交叉与融合。李校长回顾了文学研究院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以往成绩,并指出,借《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之契机,文学研究院整合智慧、增强协同,以期推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术创新高地建设,期待海内外学者进一步以交流合作推动上海外国语大学及文学研究院建设。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进一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强调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着力点和重要性。他阐明,外语学科不仅关乎语言学习,更是不同民族理解世界之途径,外语文学以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为桥梁,联通各文化间的心灵对话。他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见证学科从欧美中心到批判欧美中心主义的40年演变。查副校长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作为“人学”和心灵栖居之地在解放个人心智、多维度回答“何以为人”的特有意义,并对乐黛云、季羡林等学术前辈的奠基性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祝愿与会者收获真知,畅享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张辉教授代表学会祝贺期刊创办40周年。他强调,《中国比较文学》以跨文化、跨学科等特色承载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学术追求。张教授缅怀贾植芳、谢天振等前辈的往事,他们见证比较文学学科的发生和发展,以崇高人格和高远学格为比较文学的建立做出的重要贡献。除了这些前辈,学界同仁们坚守传统、捍卫学术尊严的精神,也为学科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他援引乐黛云先生的贺词“打破文化壁垒,汇通中西古今”,指出这不仅是前辈学者的教诲,更寄托了对学界的殷切期望。张教授希望未来学会会刊办得更好,为学术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教授首先提及,在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国际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王德威等虽未能亲临,但以多种方式表达了祝贺。他追溯刊物40年筚路蓝缕、不断进取的发展历程:由年刊、以书代刊到期刊,两次扩版,推陈出新,为学界提供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平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宋主编回忆了巴金、钱钟书和季羡林等创刊前辈的奠基之功、各位同仁的支持厚爱,以及自己由作者到主编与杂志密不可分的经历,强调《中国比较文学》不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代表,更是当代人文学术共同体的窗口。最后,他感谢各位前辈学者、同仁、会务组成员等各方对学会和期刊的支持与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郑体武教授主持会议第一场主旨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元老之一陈建华教授追溯往事,带领大家重回杂志酝酿与初创的时代:他忆及1983年在天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较文学会议,以及与同侪前往北京拜访钱钟书先生的往事。陈教授同时讲述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廖鸿钧教授、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复旦大学贾植芳教授等前辈的支持下,与谢天振教授共同创办《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历程。陈教授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的诞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及前辈学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并祝福杂志在未来继续刊发更多创新学术成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傅修延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反思人与物关系的必要性,并聚焦唐传奇《古镜记》探讨为何鲁迅认为中国到唐代才“有意为小说”。他指出,《古镜记》以物的流动连缀起事件单元的结构方式,使古代小说突破“丛残小语”的瓶颈。这种结构方式可能受印度文学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当下,人和物的流动均为故事进程注入了新动力,应突破传统叙事认知, 意识到物在时空中流动的同时也在生成自己的故事,赋予流动物小说和流浪汉小说同等的地位。最后,傅教授以基围虾在咸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的风趣比喻,鼓励青年学者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一级教授陈思和以视频形式为《中国比较文学》杂志40周年送上祝福,高度评价其在近10年的发展,并向中国比较文学学界全体同仁致敬。随后,他回溯自己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学术渊源,从首篇书评《李欧梵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的发表、到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的系列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比较文学培养方式的革新工作等。最后,陈教授饶有兴致地朗诵了他为杂志40周年生日所作的诗,以此为契机寄望比较文学学者在跨、通、融层面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指出,《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展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重镇,得益于其聚焦学术前沿和扎实的学风。他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术切忌跟风”的论述,强调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应以学术为本位。随后,他呼应乐黛云老师为《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所作贺词“打破文化壁垒,汇通中西古今”,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前,素来关注古今中西之争的中国比较文学大有可为。在回顾学人与学术共生、学刊与学科相长的历程的同时,杨教授还对《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外国文学》主编金莉教授带来《外国文学》编辑部的贺信,向《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致以诚挚的祝贺,高度赞扬了《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始终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开放的创新精神,成为比较文学学界旗帜,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金主编指出,杂志40年来形成独特办刊风格,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最后,表达了对杂志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及今后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保持密切合作的愿景。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聚焦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展开讨论,预告其团队即将完成76部《神话学文库》的出版。他主张,“比较就是理由”,提倡转变英国牛津大学麦克斯·缪勒教授开创的以追寻印欧文化共同体为目的的传统求同思路,寻找每个文明特有的灵魂,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谈及学术原点时,他述及中外文化三万年来经四重证据法依次形成的三大神话信仰体系:萨满、多神教与一神教,这一成果促使当代学者重新思考和深度认知人类文明总体观,从而反思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王宁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实际并未在世界层面展开,而是经由对古希腊的探讨囿于欧美的西方语境,未提及东方文学的启示。汉学家杜威·佛克马也曾批判世界文学版图分布不公,东方文学、中国文学鲜见于世界文学史。因此,王教授呼吁同仁从中国立场、中国视角重审“世界文学”观念,既要有意识地用英语面向世界写作,同时警惕从西方中心主义走向中国中心主义,主张东西方共同参与世界文学史的重写。
主旨发言第二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总支书记张和龙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肇始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期发展又长期受制于西方中心论的主导叙事,导致缺乏文明互鉴意识。因此,曹教授主张重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他反驳威廉·洪堡关于“希腊语言优越性在于其不受外来影响”的观点,认为古希腊文明和哲学实受东方文明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华文化对西方文论的影响,如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德里达和荣格理论中均可见中国元素。曹教授认为,文明互鉴能为比较文学注入新生命力,呼吁重视中西文明的平等交流。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发展历程,强调学会在比较文学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1988年迁址上海的转折。陈教授指出,2022年GPT-4的推出对人类社会,特别是产业和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冲击。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各行业,教育领域亦面临巨变。在此背景下,重建比较文学知识体系已刻不容缓,跨学科概念正从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研究主体包含人类和AI间的共同创作,研究对象扩大为文本背后的知识结构,研究背景不再区分历史、当下和未来,这些改变正颠覆着文学研究的结构。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观念因而成为连接人类与AI的必要理论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建军教授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不仅在于对具像个体的比较,更在于比较思维和观念间的差异,特别是在不同文明之间。文明融合中根本上源于差异的“冲突”,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谈及学术实践,刘教授指出重写学科史不能局限于文本,学术研究中的“比较”应关注广泛的文化现象及其历史语境,挖掘隐藏的冲突元素。重写比较文学时,更需注重解读冲突的根本原因。此外,刘教授还指出,中国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虽面临挑战,但解决其背后的“中国问题”至关重要。
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蒋承勇教授深入探讨了“文明互鉴”与“现实主义”两个关键词,指出比较文学不仅是方法,更是多元文明互鉴的观念。他呼吁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文化概念应该进一步在其之外的其他学科弘扬,打开更广阔的研究视角。蒋教授赞同乐黛云教授“打破壁垒,融汇中西”的观点,并指出现实主义虽源自外国文学,但同样在建构中植根于中国文化与话语。因此,现实主义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审视并突破既有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重庆大学特聘教授、弘深杰出学者方维规教授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史为视角,探讨了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与未来。他论及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渊源,以及形象学自1993年在中国的发展,并特别感谢孟华教授的翻译工作。方教授指出,尽管形象学在中国取得了一定影响力,但曾存在话语垄断现象,缺乏对研究主体的关注,导致形象研究与形象学概念的混淆。他呼吁学界重新审视形象学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突破固有框架,探索学术研究的新理论视角。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小说研究》主编朱振武教授着重指出文学研究需通过三种“思维”强化文化自觉,倡导构建新的“世界文学”。首先,学者应走出“仰视思维”,走进“平视思维”,反思并颠覆西方主导的文化框架。其次,应从“自在思维”走向“自为思维”,参与世界文学新版图的绘制,学者应推动基于一手资源的学术研究,参与真正文明互鉴的世界文学建构。最后,应走出“极端思维”,走进“平衡思维”。在文学研究与翻译中,学者应尊重差异,立足本土,展现自主性,确保研究在“归化”和“异化”之间找到平衡。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主编彭青龙教授就一流期刊、中国旨归和科技向度这三个关键词,从期刊建设角度,提出比较文学新发展的思考。他认为,评估期刊不能仅看影响因子,且应减少对SCI等国际标准的过度依赖以体现中国学术旨归。一流期刊发展需平衡宏观扩展与微观深入,具体而言,应在全球与中国需求间寻找平衡,关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共性议题。此外,他强调,在抓经典研究的同时,也要关注前沿科技。彭教授呼吁学者要有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以创新思考推动学科与国家变革。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弋璇副研究员主持。她以“幸福的共同体”为关键词开启了下午场,播放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联袂推出的《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视频。该视频直观呈现了《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40年来的历程、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香港岭南大学讲席教授丁尔苏以追忆首次在《中国比较文学》发文的往事开启主旨发言,感慨杂志已至不惑,自己步入古稀。随后,丁教授聚焦“悲剧”及其“民族性的焦虑”,对中国是否有悲剧做出当代学者的回应。他指出,自20世纪西方悲剧理论进入中国,关于中国是否有悲剧艺术的争论不断。丁教授梳理评点了王国维、朱光潜等学者的观点后指出,深受这些理论家诟病的“欢乐小尾巴”并非舞台悲剧的死敌,也非中国文学文化特有。相反,曲终雅奏是舞台悲剧的合法表现形式之一,崇高体验虽为主流审美,但并不意味着要将前述悲剧排除在悲剧文类之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李维屏教授从主编立场出发,探讨了转型中的后理论时代中国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发展方向。他表示,当今英美文学研究已拓展至非洲英语文学等传统领域之外。当前,学者们在是否告别纯粹的文本内部的研究和纯粹的形式审美、追求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交叉融合上面临抉择。李教授认为,批评话语需与时俱进,文学研究者应积极发掘和拥抱文学的更多功能,每个发展时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高质量的批评话语永远在路上。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朱国华教授从元宇宙带来的逼真体验与短剧热播现象切入,探讨了“数智时代的文学未来”。他认为,短剧凭借高强度地提供欲望的替代性满足而吸引大量观众,经典文学则在网络文学的繁荣映衬下则显得尸居余气。这一变化反映了艺术从教化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变,今日社会并不存在共同的道德或真理标准,而数智艺术为文学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文学艺术需与现代生活,即抽象社会,保持相关性,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审美需求。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季进教授关注夏志清的欧美文学研究,展示了1948年至1950年间夏志清的24篇英文课程论文手稿及博士论文《乔治·克拉伯研究》等稀有史料。他指出,两个特点始终贯穿夏志清早期的欧美文学研究:一是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二是对人文主义的深切关怀。这些特点深化了我们对其中国文学研究基本取向的理解,即将中国文学置于世界文学中加以考评论定,兼具人文、审美、道德与形式。借此,季教授点明夏志清独特的研究品格为当代重新建构中国文学谱系秩序具有借鉴意义。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及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何成洲教授首先代表江苏比较文学学会祝贺《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随后,何教授聚焦跨媒介问题,指出数字科技催生了新媒介并更新了文学的媒介,文学传播由戏剧曲艺、影像媒体转向以游戏为代表的多种新媒介。这一不断变化的跨媒介世界重塑了文学的生产、阅读和传播方式。他以当下热议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展示了影像媒介衰落背景下数字媒体的新特征,从作品中的跨媒介性、作品外的跨媒介性、作为本体认识论的游戏创作三个层面,探讨了数字游戏与世界文学的未来发展。
会议主旨发言第四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主任胡荣副编审主持,她以前锋和后卫比喻专家作者与杂志编辑之间战友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代表编辑部同仁向各位与会专家分享真知灼见表达感谢。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刘洪涛教授借《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40载之际,梳理了中国世界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刘教授指出,20世纪末世界文学理论的兴起与学科合并是个转折点,而《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起的两场关于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与学科合并后的前景的讨论推动了对世界文学的深入思考。这些讨论不仅实现了中国与欧美文学研究的同步,还由中国视角出发,带有鲜明地域特色,重构了比较文学学科,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建立关系开辟了新方向。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刘耘华教授探讨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定位,特别是方法论与本体论问题。他回溯自己从1980年代开始的比较文学经历,强调比较文学学科发展需要从多个领域展开:其一是从方法论角度对前辈学者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化的归纳与总结:其二是国内学者从多种领域和方法论视角加强学术讨论。刘教授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的本体论与其他人文学科类似,即老庄哲学中的“虚境”和“用心若镜”理念,需要学者排除主观偏好,以客观视角进行学术研究;但比较文学的方法论不同,其要旨在于通过“他者”的理解开辟多种研究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苏晖教授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发刊趋势讨论了外国文学研究的转型,提出从推崇西方理论到推行中国化的路径转变。她强调“文明互鉴”的重要性,鼓励外国文学学者采用比较文学方法,体现中外文学联系;同时,学术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与中国关怀相联系。此外,她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应立足中国语境,跳出原语种框架,从中国立场出发,敢于质疑、批判,避免西方中心论,研究对象上尤其要注重非英语文学的研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文学。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周敏教授以加勒比文学为例,探讨了世界文学的特性。她指出,加勒比文学因多语言、多文化和多宗教背景,具有显著的“文化间性”特征,但因其边缘化在世界文学讨论中常被忽视。而当前世界文学讨论往往陷入“单一世界思维”,局限于本土和全球的二元对立,成为掩盖东方主义与帝国雄心的工具。借助法国学者的“间距”概念,周教授强调加勒比文学的独特贡献在于其如同分离又相连的群岛,展现了一种介于“之间”的生产性互动,为世界文学讨论提供了重要启发。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袁筱一教授强调中国发展自己的比较文学理论之必要。她指出,传统比较文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将文学对象视为对立个体,而世界文学的目标则在于消除民族与国家间的对立。袁教授认为,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虽模糊,但可超越其局限性,建立新文学秩序。她指出联合国文学翻译项目仅推动文学流通全球化的局限性,而世界文学的建构应转向跨文化经验的文学创作。如村上春树的作品虽仍受旧秩序影响,但通过融入英语元素展示了文学创作与全球流通的复杂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尚必武阐析了叙事研究中引入比较视阈的原因及其方法论。他认为,受文化研究影响,比较文学学者寻求新方法,尤其是通过跨学科叙事学研究推动了“比较叙事学”的发展。然而,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叙事普遍性的阐释掩盖了差异,特别体现在对中国叙事的西方化解读中。尚教授强调,引入比较视角如翻译学和后殖民理论,能为学科整合和阅读提供新工具,揭示西方叙事模式的局限性。尚教授提出,比较叙事学应关注语言、地点、文化及基于此的叙事理论构建。最后,他探讨了比较叙事学的多条可能路径,强调比较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人类认知模式的合法性和重要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德语系系主任陈壮鹰教授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苗杨副编审应邀列席本次会议。
闭幕式由《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言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教授致闭幕词。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言科学院院长胡开宝教授首先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指出本次论坛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胡教授强调,《中国比较文学》40年来致力于推动国内外研究者沟通与合作,见证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成长与壮大。他鼓励学者继续探索智能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为文学研究注入新动力。此外,胡教授还感谢与会学者对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表示学校将继续秉承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为推动文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期待更多年轻力量加入比较文学研究队伍,共同探索文学的无限可能。
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教授向各位参会专家表达诚挚感谢,并指出,此次会议不仅彰显了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更引发了关于比较文学核心议题的深入讨论——即在文明互鉴的视野下,思考如何重写世界文学史与思想史,重构文学理论话语与批评话语。张教授表示,上外文学研究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汲取学界智慧,坚持扎实学风,守正创新,与各位同仁共绘中国视野下的世界文学图景,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中外文学研究贡献上外智慧。
此次学术盛会不仅体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外国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学术引领地位,为上外文学研究院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新视野,推动跨文化交融与学术创新,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多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