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特稿> 正文

SISU75▪学术月┆科研成果展,背后的故事(上篇)

【校庆专栏】 2024-11-27 作者 / 来源 / 科研处

语言切换
  • 微信图片_20241128145210.jpg

编者按:在建校75周年“学术月”期间,科研成果展主要展示近5年我校教师的代表性著作。为更加立体、生动地了解展陈,特开设此专栏,系列报道部分学术著作背后的故事。

陈坚林教授:耕耘外语史,细节最迷人

人物简介 

陈坚林,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电化教学》副主编;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研究建设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中国香港大学合作研究教授。

入选著作

《中国外语教材史》(上、下卷)是一部全面梳理并分析我国近代以来各历史阶段外语教育史料的著作,它在宏观发展史的研究框架下,深入考察了自京师同文馆成立160余年来我国外语教材的发展脉络,追溯了百余年来外语教学思想和实践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全书涵盖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七个世界主要语种,其中上卷专注于英语教材发展历史的整理与研究,下卷则涵盖日语、阿拉伯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六个语种教材的发展历史,并附有详尽的各语种教材信息附录以供研究者参考。

著作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的细节很迷人,这些细节正是我们理解和塑造未来的关键”,无数个被还原的历史细节,构成了中国外语教材史的浩瀚画卷。作为《中国外语教材史》的作者,陈坚林教授正是这幅画卷的精心绘制者。他如同一个探险家、一位历史侦探,为我们解开外语教材史的神秘面纱。

陈坚林教授有近二十年研究外语教材的经验,指导博士生进行过专门的教材研究,取得不少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陈教授的外语教材史研究始于2017年,在研究过程中经常要面对浩瀚如海的历史资料和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曾穿梭于北京商务印书馆、国家图书馆,再到上海图书馆藏书楼;从京师同文馆到现代,逐一梳理外语教材的历史脉络。

外语教材史背后能窥见的也是一段中国近代史。陈坚林感叹道:“通过研究教材史,你才可以体会到当年中国是多么的羸弱。”近代中国曾饱受列强欺凌,甚至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最终解释权都是外语而不是中文。且清朝时期曾有不允许中国人学外语的法律,直至京师同盟馆的成立,外语教学才走上正轨。鸦片战争之后,大量新编英文教材出现,如《女性英语教材》《战士英语教材》《五小时速成英语教材》等等,“要整理这些教材很难,你找不到它的源头”,但是陈教授坚信,尽管千头万绪,还是“要把历史串起来”。他反复与团队开会,设计出庞大的写作提纲,乐此不疲投入写作,“好几次在家里书房太投入了,等到一章写好,一看窗外已经天亮了,一整晚一点睡意都没有。”

整个教材史的撰写工作历时五年有余,期间编写组从确定编写思路、设计编写方案、收集稀缺史料到史料归类、分析、评述、成稿,经历了不少坎坷,克服了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难,度过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编写组邀请了各语种的教材研究专家参与撰写工作,他(她)们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克服了许多历史查阅和事实求证上的困难,填补了不少教材史研究上的空白,结合各方专家智慧的结晶,写就了《中国外语教材史》这一弥足珍贵的研究成果。

王腊宝教授:文学不停顿、温暖育桃李

人物简介

王腊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美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后殖民英语文学及文学理论。先后主持《澳大利亚文学的批评传统》《澳大利亚后现代实验小说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的“文化战争”》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入选著作

《世界英语文学批评新趋势》是王腊宝教授2023年出版的新作,该书深入梳理新世纪以来英语世界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范围涉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非洲和加勒比等国家和地区。通过考察世界上述国家和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批评著述以及精准阐述其关注的学术问题,说明当今英语文学批评的发展方向。全书内容新颖,对于高校及研究机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助力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学术参考书。

著作背后的故事

“历史不会停顿,文学不会停顿,只要这两个不会停顿,文学批评永远不会停顿。”王老师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已逾三十年。2007年,王老师以“澳大利亚文学的批评传统”为题成功申请了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经八年,他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终于问世,并成功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以此为基础,他的团队于2019年开始着手撰写《世界英语文学批评新趋势》一书。在王老师看来,“理论”之后的文学批评仍有许多需要关心的问题,新的热点问题也在产生,并继续向前发展。文学浩浩荡荡不断向前,对于它的研究注定也如江河绵延不息。他说,“我们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文学批评不是出于崇拜,而是用平视世界的眼光了解世界。”

说到学生,王老师的脸上总是充满喜悦,真诚与温暖是他和学生们的相处之道。他认为,优秀的老师一定要让最出色的学生在知识上“吃得饱”,让他们“得到足够的学术滋养”。与此同时,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面对不同的学生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每次课都应有新内容的展示,每一年的课都不能重复,将研究融入教学,用教学推动科研,唯有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好,“才能真正在我们这个时代做成让学生尊敬和喜欢的好老师”。

王老师指出,在培养学生的这条路上,以身垂范是老师真诚与温暖之外的底色。“我们这些人都要老去,他们会成长,我们应该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希望他们能够在榜样的引领之下更健康地成长”;就人才培养而言,在讲台上授课或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因为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许会进入人的心田,有些学生或许可能会铭记一生。”

程心教授:文心永相照,探索兼守望

人物简介

程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19世纪和20世纪初英美文学、女性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入选著作 

《物之想象: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小说研究》。本书立足于新物质主义研究背景,试图重新思考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美国文学是如何呈现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的对立与依存关系。新物质主义作为"非人类转向"的重要分支,其创新之处在于强调物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将物视为具有"内在活性"的存在,而非简单的人类客体。物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情感的寄托;既定义着个人身份,也影响着社会制度;既连接着个人与地方,也塑造着整个文化。

著作背后的故事

于程心教授而言,文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领域,更是与自我、时代和世界之间一场不断延续的深邃畅谈。在博士期间对伊迪斯·华顿的研究触动了她的心弦,“华顿的作品有一种复杂的美感,它不仅讲述个人的故事,更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华顿教会我们的,不是追求一种乌托邦式的性别平等,而是理解性别政治中的矛盾与不确定性。”在程心看来,这种深刻的思考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人类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寻找自我。

在耶鲁大学访学期间的经历使程心深刻体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耶鲁的课程几乎全部采用研讨课的形式,他们甚至会为单个学生设计导向式阅读课程。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核心不在于传递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与知识建立深度联系。”回到上外之后,程心将她在访学中获得的启发融入了自己的教学实践。

程心常用“电路”来比喻阅读体验——当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互动时,就像电路中的元素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意义构建。“我希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找到与自我的联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既有的解读。”在她看来,文学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仅仅让学生了解文学本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的文学敏感性、共情能力和鉴赏能力,让他们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世界。”

“在上外的每一天,我都深深感受到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这里有着包容、开放、宽容而温暖的学术氛围。我的同事们都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和专业的追求,这种向上的力量每天都在激励着我。我们的学生也都非常优秀,教学相长的过程让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展望将来,程心计划在自然主义文学和后理论时代的英语小说研究领域继续深耕。作为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她希望带领团队在新的学术背景下,探索更加丰富的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研究做出贡献。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