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特稿> 正文

《人民日报》| 姜锋:培养“多语种+”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改革】 2017-06-08 作者 / 姜锋 来源 / 《人民日报》

语言切换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梳理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呼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对全球化危机提出的建设性方案,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全球化未来向何处去,这是我们思考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我们必须基于这一背景去思考问题,当然,这其中就包括大学办学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在创建一流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全球化需要升级发展,需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能以一元单线的机械思维去思考,即从西方到东方,从传统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通”和“三同”意在强调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发现,语言与文字所承载的沟通、交融的使命愈发凸显。语言是认知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人是认知的主体,世界是认识的客体,正是因为人类具备了掌握语言的能力,因而才可能认知世界,文明才得以源源不断地进步。联合国去年举办了一个全球演讲比赛,主题是“多种语言,一个世界”,我们居住的是同一个地球,同时存在大约6000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幸运的是,人类是伟大的,我们建立了不同的语言之间的联系,人类由此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文明得以从交锋、交汇走向交融。

面对全球化发展这一时代背景,我们应当超越时空,借助语言这一认识世界的工具,深入认识不同文明间的差异,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从而构建全新的全球知识体系,而这正是当下外国语大学的使命。

外语类高校要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全球理解能力。鉴于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以“诠释世界·成就未来”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培养“会语言,通国别,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多语种+”就是要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并始终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并且具有较好的全球理解能力,“+”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强调融合,具体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使我们的师生在教学相长中获得国别区域全球新知,成为有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人类文明的实践者,全球理解的促进者,全球和平与合作的参与者。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设对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构建语言和语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及的语言/语种,以及在专业上除通用语种专业之外其他语种。

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以“多语种+”促全球理解能力,高水平外语类高校责无旁贷。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顾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