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校园> 正文

第三十六届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后勤工作研究会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大学文化】 2025-11-09 作者 / SISU 来源 / 后勤工作管理处

语言切换
  • 01.jpg

  • 02.jpg

  • 03.jpg

  • 04.jpg

  • 05.jpg

  • 06.jpg

  • 07.jpg

  • 08.jpg

  • 09.jpg

  • 10.jpg

  • 11.jpg

  • 12.jpg

  • 13.jpg

  • 14.jpg

  • 15.jpg

  • 16.jpg

  • 17.jpg

  • 18.jpg

  • 19.jpg

  • 20.jpg

  • 21.jpg

  • 22.jpg

2025年11月6日至8日,第三十六届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后勤工作研究会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5所外语外贸院校的60余位代表以“面向‘十五五’,探索外语外贸院校后勤综合改革创新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上海市教委后保处处长贺小虎,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后勤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等在开幕式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衣永刚主持开幕式。

李岩松强调,“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后勤支撑体系,高校后勤已逐步从“保障服务型”迈向“战略支撑型”。面向“十五五”,高校后勤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一流建设目标,在推进绿色生态、节能低碳、数智赋能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与创新实践。

贺小虎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期,高校后勤要抓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打造更有温度的“暖心校园”、更富效能的“智慧校园”、更具韧性的“生态校园”、共建共享的“善治校园”。

丁浩指出,面对成本攀升、师生服务期待提升,智慧化、绿色低碳转型等新挑战,后勤工作要加快从传统保障型向服务型、育人型和战略支撑型转变,实现共同目标、迎接共同挑战、完成共同期待。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总务处处长朱莹作题为《深化改革,创新引领,为复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高质量后勤保障》专题报告。朱莹系统介绍了学校后勤如何对标“第一个复旦”建设要求,构建美食校园、品质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和数字校园的改革实践。朱莹深入分享了面向“十五五”,提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复旦方案”,为外语外贸院校后勤改革创新之路提供了指引和启发。

在精品项目交流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七所高校代表围绕后勤育人新路径、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智慧后勤、物业管理创新等主题作交流汇报,充分展示了外语外贸院校后勤改革与创新成果。

本届年会共设五个分会场,围绕后勤体制机制改革、餐饮与公寓服务、物业与能源管理、智慧后勤建设及综合事务改革创新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代表积极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现场气氛热烈,讨论充分。各组代表在分组讨论后进行了交流汇报,达到了大会加强业务交流协作、凝聚思想共识的目的。

闭幕式上,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后勤与基建党总支书记、处长陈军平宣读了年会纪要,随后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初审 / 胡语烊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