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校园> 正文

聚焦2024全国两会,上外师生热切关注!

【党建群团】 2024-03-12 作者 / 来源 / 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语言切换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4日、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并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上外师生积极关注两会动态,围绕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尹冬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全国“两会”的召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战胜多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开局之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教育战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校必须有力发挥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将聚焦回答好“强国建设、上外何为”的时代问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服务对接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需求,系统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可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开放、深化中外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能够真正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端国际传播人才仍然是一个重要命题。具体到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就是要引导学生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坚守中华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使我们“Z世代”新青年热爱中国国际传播事业,投身到中国特色话语和全球共通叙事体系的建构,并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张艳莉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此次两会也因此更加意义重大。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同时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列为重要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也将围绕此任务展开,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来华留学面临的困难,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学习,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国际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王斌华  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今年教育系统的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年度任务,继续向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作为一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围绕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学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加强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以优良党风引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积极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皮凡倩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李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谈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时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倍感鼓舞振奋,深感责任重大。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引导广大教师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做学生为人为学为事的“大先生”,努力答好“教育强国,教师何为”的时代课题。

 

孙键  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处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竞争提供战略性人才支撑,把办学优势切实转化为育人优势;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学科交叉,因时因势更好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需求,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前沿领域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要扎实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流创新团队。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徐丽云  后勤工作处党委书记

从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感受最深刻的是党和国家对民生工作的保障有力有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两会,民生改善一直是他高度关切之事。2023年的进步,数字亮眼,提振信心。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继续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我们高校后勤人要继续不断谋改革促发展,不负总书记的嘱托,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赵衍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一脉相承。数字教育已逐渐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趋势,上外始终坚持贯彻党中央和部党组关于教育数字化的指示精神,围绕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周密部署各项校园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智慧教室和学习空间持续更新,为数字教育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数据整合共享不断推进,建成校园数据中台,校园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业务支撑和决策支持成效不断显现。今后,上外还将深入实施数字教育,加大数字化转型推进力度,深化数字化转型融合程度,提高数字化转型防护强度,体现数字化转型服务温度。

 

毛小红  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在国家整体对外开放事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认真贯彻国家对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要求,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宽领域开展高质量国际合作。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推动知识进步,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上外贡献。同时期待国家出台更多有利政策,激发教育对外开放的活力与潜力,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赵裴  科研处副处长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应紧扣时代脉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勇毅前行。向上,提高政治站位,坚决以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任务使命,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向下,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一线,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坚决以服务人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责任担当;向外,扩大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绘制更加多元的生活愿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内,苦练内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出伟大理论,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归纳总结出“中国之理”,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系统。

 

张瑾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松江区政协委员、民建上外支部主委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感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科技创新取得的新突破、未来发展的新目标,我深受鼓舞、深感振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坚信我国高等教育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而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也有责任有决心,奋发有为,为培育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而努力,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董琳璐  德语系副教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注意到今年两会提案中的一个关键词“教育生态”,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保证我国人才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校内教学、校外教育共举,教师职业生涯、学生教育过程协同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不仅承担教学科研岗位职责,而且需要时刻牢记育人使命,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发展的关切。过去的2023年,我由衷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对全方位育人、多元主体育人的重要作用,也受惠于规范、公开、科学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在2024年,我也会秉承初心、持续用心、不忘热心,为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

 

杨珮茹  法学院讲师

作为一名法学领域专任教师,我深感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涉外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将积极承担新时代师者的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以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王甲旬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引擎,是推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高校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志成为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坚守初心,自觉做到用坚定的信念引领人、用深厚的情怀感染人、用丰富的学识造就人、用创新的担当激励人;在学术研究中服务国家需要,自觉做到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深入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我相信各位代表会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中国高等教育也必将迎来新发展、取得新成就。

 

黄心怡  2022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作为一名曾赴西部支教一年的教育学研究生,我深切体会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数字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性的提升。未来,我也将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曹舒沁 2020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校学生会执行主席

在“两会”胜利召开之际,作为团学骨干,我将一如既往坚定服务同学初心,带领校学生会全体成员一同落实“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同时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校园民主制度建设,以学生代表大会、学生常任代表委员会、模拟政协社团为途径,带动全校同学理性、有序参与校园治理,发扬“主人翁”精神。作为学生党员,我也将继续发挥榜样模范作用,深度参与进博会等服务国家和城市对外开放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研究生支教团等服务国家和地方基层建设的乡村振兴项目,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历练“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韧劲,引领广大同学一起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

 

曹琪  2023级法语系本科生

我比较关注两会中外交工作相关的议题。在学校听讲座时,我了解到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与我国经济实力的跃升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紧密相连,是我国推动大国外交的必然结果。语言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工具,作为上外的语言学习者,我们更应该有多语种+和跨学科学习的觉悟,将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优势和特定的区域国别研究结合起来。待两会召开后,我会尝试从外语学习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多重视角关注外交相关的议题。

 

初审 / 刘雪晴 编校 / 责任编辑 / 刘雪晴